防电信诈骗手册
公安机关友情提示
辽阳市公安局提示您:谨防电信诈骗,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目前冒充公检法、电信、银行等单位工作人员诈骗;网络购物诈骗;冒充军人虚假购物诈骗;QQ或微信冒充熟人、好友诈骗;电话冒充熟人诈骗(或猜猜我是谁);伪基站短信诈骗;网络招工诈骗;(八)虚构消费退税诈骗;网络征婚、交友诈骗;虚构绑架事实诈骗;虚构中奖网络诈骗; “引诱汇款”诈骗;炒股、贵金属等投资分红诈骗;冒充黑社会诈骗;低息办理信用卡、贷款诈骗; “汇钱救急”诈骗;发送预测彩票信息诈骗:“一声响”诈骗;订票诈骗等电信网络新型犯罪高发。当您接到“亲朋好友、领导让您汇钱”、您“涉嫌违法犯罪”“积分兑换现金”“网上银行密码器失效”等内容的电话、手机短信、QQ微信时,不要相信,不要理睬,不要透露自己及家人身份、存款、银行卡信息,更不要向对方汇款、转账。陌生人会在电话中说:“你把钱转存到公安局、检察院、法院提供的安全账号上,案件办完后把钱退还给你”。注意这是个大骗局,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办理案件时从不提供所谓的安全账号。陌生人会在电话中说:“我是公安局的某某、检察院的某某、法院的某某,你涉嫌洗钱、贩毒、经济犯罪等”。注意,这是骗子在引诱你上当,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办案时会与你面对面谈话,不会在电话中给你谈案件。“
十九种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骗术大揭秘
(一)冒充公检法、电信、银行等单位工作人员诈骗
随意拨打群众的手机、固定电话,显示国家机关、电信、银行的号码。以“受害人电话欠费、拖欠信用卡款项”、“为受害人银行账户升级”、“受害人的银行卡涉嫌犯毒或诈骗”、“法院有你传票”、“检察院有你的拘捕证”、“怀疑你涉嫌洗黑钱、贩毒”、“被他人盗用身份涉嫌犯罪”等借口。或冒充公、检、法机关及电信局的工作人员,称事主名下登记的座机电话有高额欠费情况,并称事主个人信息可能已被他人冒用;事主银行帐户存款涉嫌洗钱或诈骗;事主存款有可能受到损失等情节恐吓事主。以各种手段先将你吓住,再通过犯罪团伙成员间的分工、角色扮演,将你的电话层层转给一个“办案人员”,而办案人员会提供一个所谓安全账户,让你把钱打进去后以证清白。骗取受害人让其将存款转账到诈骗人提供的所谓资产保护的帐号内。
(二)冒充军人虚假购物诈骗
不法份子冒充军人或者消防局人员,给被害人打电话称有相关工程需对外承包,并以丰厚价格将工程承包给被害人。之后让被害人再帮忙购买些军用床等其他物品,费用在工程款中一起结算。犯罪份子给被害人卖军用床的电话,让被害人与卖床的人联系。之后被害人将购买军用床等物品的定金汇进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后,由此被骗。
(三)QQ或微信冒充熟人、好友诈骗
“冒充领导”诈骗。此类诈骗犯罪中,不法分子通过电话询问、上网查询等手段,详细收集基层企、事业单位以及上级机关、监管部门等单位主要领导的姓名、手机号码、办公室电话等有关资料。获取资料后,在QQ或微信中冒充单位领导,以办理业务为由让单位财务给其提供的银行账号内打款,财务人员信以为真将钱汇入犯罪分子提供的银行卡内。
“冒充亲友”诈骗。此类诈骗中,诈骗分子通过网络技术手段,首先窃取他人QQ号、微信、微博账号,而后在好友名单里物色诈骗对象,再冒充该号主人,以各种理由如冒充亲人或朋友给你发短信,谎称其犯罪被抓、生病或车祸住院、甚至遭绑架等谎言,要求汇钱到指定账户救急,通过网上银行转账或到银行汇款等方式进行诈骗。
(四)电话冒充熟人诈骗(或猜猜我是谁)
犯罪分子获取受害者的电话号码和机主姓名后,打电话给受害者冒充其熟人,在电话中让受害人猜猜他是谁,当受害人报出一熟人姓名后即予承认,然后谎称近期将来看望受害人。隔日,再打电话编造因赌博、嫖娼、吸毒等被公安机关查获“治安拘留”,或出车祸、、生病等事由急需用钱,向受害者借钱,很多受害人没有仔细核实就把钱打入犯罪分子提供的银行卡内。
(五)网络购物诈骗
1、犯罪分子开设虚假购物网站或淘宝店铺,一旦事主下单购买商品,便称系统故障或升级,订单出现问题,需要重新激活让被害人输入“验证码”。或者,通过QQ等方式发送虚假激活网址,受害人填写好淘宝账号、银行卡号、密码及验证码后,卡上金额不翼而飞。
2、诈骗分子仿制一些大型购物网站或使用插件在各大网站中发布货物信息,诱骗事主汇款后骗取钱财或以次充好或以假货进行诈骗。
3、诈骗分子以网银升级为由,要求受害人登录假冒银行的钓鱼网站,进而获取你的银行账户、网银密码及手机交易码等信息实施犯罪。
(六)伪基站短信诈骗
伪基站诈骗:犯罪分子利用伪基站向广大群众发送网银升级、银行积分兑换现金、10086移动商城兑换现金短信,此类短信中都有一个网址,受害人一旦点击该钓鱼网址后,便在事主手机上种植获取银行账号、网银密码和手机交易码的木马,从而进一步实施犯罪,盗取受害人手机相关联的银行卡内资金。
短信内容如:1、建行喜讯通知:您账户已满10000积分可兑换百分之十现金,请登录手机网www.xxxxx.com查询兑换,逾期失效「建设银行」 95533;
2、工行紧急通知:您的工银将于次日失效,请及时登录我行网站:www.xxxxx.com进行升级维护(或网上银行密码器失效),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工商银行」95588;
3、尊敬的客户:您话费积分已满足兑换条件可兑换XX元人民币,请登录激活领取www.xxxxx.com「中国移动」10086;)
(七)网络招工诈骗
1、犯罪分子盗取商家公众账号后,发布 “诚招网络兼职,帮助”商家“刷信誉,可从中赚取佣金”的推送消息。受害人信以为真,遂按照对方要求多次购物刷信誉,后发现上当受骗。
2、犯罪分子通过群发信息,以月工资数万元的高薪招聘某类专业人士为幌子,要求事主到指定地点面试,随后以培训费、服装费、保证金等名义实施诈骗。
(八)虚构消费退税诈骗
1、犯罪分子以某电视栏目组名义给被害人打电话,称其中得数万元奖金和一台笔记本电脑,之后犯罪分子通过成员间的分工、角色扮演,分别以律师、税务局等工作人员的身份给被害人打电话,让其上交近万元的风险押金、个人所得税等各种费用,以此实施诈骗。
2、犯罪分子通过电视购物为某医药产品做广告,当被害人与药品厂家联系时,犯罪分子便自称为某著名医院的教授或副院长,骗取被害人信任,让被害人花费数千元购买其推荐的产品。当受害人发现产品没有药效时,犯罪分子便要求受害人再多次购买药品,答应如果药效确实不好,可以按照“国家政策”退给被害人数万元补贴。但要求被害人上交数千元的保证金、税金、审批金、银行冻结启动金等各种名目繁杂的税金,以此实施诈骗钱财。
3、犯罪分子事先获取到事主购买房产、汽车等信息后,以税收政策调整,可办理退税为由,诱骗事主到ATM机上实施转账操作,将卡内存款转入骗子指定账户。
(九)网络征婚、交友诈骗
不法分子在网络上发布征婚、交友信息,骗取被害人与其联系。当取得被害人信任后,不法分子以见面、处对象及给被害人巨额报酬为由让被害人给其汇款,之后被害人通过银行多次给不法分子汇款。
(十)虚构绑架事实诈骗
犯罪分子给受害人打电话,虚构受害人亲友被绑架,如要解救人质需立即打款到指定账户并不能报警,否则撕票。当事人往往因情况紧急,不知所措,按照嫌疑人指示将钱款打入账户。
(十一)虚构中奖网络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手机短信发送、互联网发送或者预先大批量印刷精美的虚假中奖刮刮卡,通过信件邮寄或雇人投递发送,当受害人一旦与犯罪分子联系兑奖,即以“中奖保证金”、“汇个人所得税”、“公证费”、“转账手续费”等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汇钱,达到诈骗目的。
(十二)“引诱汇款”诈骗
此类诈骗犯罪中,不法分子以群发短信的方式,将“请把货款或房租存到XX银行,账号XXX,X先生/女士”等短信内容大量发出。有的事主碰巧正打算汇款,收到此类汇款诈骗信息后,即可能未经仔细核实,将钱直接汇到不法分子提供的银行账号上。还有的事主因拖欠别人钱款,收到此类诈骗信息时,自认为是催款的,没有落实真实姓名,便匆匆把钱汇入该银行账号。
真实案例:2015年3月,一受害人接到一条短信,内容为“钱还没汇吧,我之前那个卡没用了,请把钱转到这个农业银行上:622848229874999XXXX 郭某某”由于该受害人近期要将货款打给供货商郭某某,故于当天下午向上述银行卡转款人民币20万元整。汇款后,受害人打电话询问郭某某货款是否到账,当得知对方并没有发短信给自己告知更换银行卡后,知被骗,遂报案。
(十三)炒股、贵金属等投资分红诈骗
虚构个股走势以提供信息炒股分红为由实施诈骗。犯罪分子以某某证券公司、某贵金属公司、某投资公司名义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等方式散发虚假个股、虚假投资内幕信息及走势,甚至制作虚假网页,以提供资金炒股分红或代为炒股的名义,骗取投资人将资金转入其账户或投资平台实施诈骗。
(十四)冒充黑社会诈骗
犯罪分子先获取事主身份、职业、手机号等资料,拨打电话自称黑社会人员或者杀手,以替人寻仇“要打断你的腿”、“要你命”等威胁口气,使事主感到害怕后再提出“我看你人不错”“讲义气”“拿钱消灾”等迫使事主向其指定的账号内汇钱。
(十五)低息办理信用卡、贷款诈骗
1、通过网络、电话、短信等方式发布虚假低息(无抵押)贷款、高利息融资信息,办理高额信用卡等信息,如你打电话去咨询,再一步步要求你缴纳“保证金”、“定金”、“预付利息”、“中介费”等各种费用,诱使你将钱汇至指定账户。
2、犯罪分子冒充银行客服人员,谎称可以帮助被害人银行信用卡提升信用额度。被害人按照电话内提示操作后发现其银行信用卡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在网上商城消费,或被提现。
(十六)“汇钱救急”诈骗
此类诈骗犯罪中,不法分子通过网聊、电话交友、套近乎等手段掌握了受害人的家庭成员信息后,首先通过反复骚扰或其他手段骗使受害人手机关机,利用受害人手机关机期间,以医生或警察名义向受害人家属打电话,谎称受害人生病或车祸住院正在抢救,甚至谎称遭到绑架,要求汇钱到指定账户救急以实施诈骗。
(十七)发送预测彩票信息诈骗
通过互联网散发虚构的预测彩票(六合彩)信息,实行会员制,收取注册会员费、保证金、税金等实施诈骗。
(十八)“一声响”诈骗
此类诈骗犯罪中,不法分子通过拨打“一声响”电话(响一声即迅速挂断的陌生电话),诱使您回电,“赚”取高额话费。或以短信形式发送“您的朋友13XXXXXXXXX为您点播了一首XX歌曲,以此表达他的思念和祝福,请你拨打9XXXX收听。”一旦回电话听歌,就可能会造成高额话费或定制某项短信服务,造成手机用户的财产损失。
(十九) 订票诈骗
1、犯罪分子冒充航空公司客服人员以事主“航班取消”、“航班因为技术原因停飞”,提供退票、改签服务“为由,让其持自己的银行卡办理退票手续,逐步将其引入诈骗圈套,要求多次进行汇款操作或者输入”验证码“,实施连环诈骗骗取钱财。
2、犯罪分子利用门户网站、旅游网站、百度搜索引擎等投放广告,制作虚假的网上订票公司网页,发布订购机票、火车票等虚假信息,以较低票价引诱受害人上当。随后,再以“身份信息不全”、“账号被冻”、“订票不成功”等理由要求事主再次汇款,从而实施诈骗。
群众在接到该类诈骗犯罪的电话、短信或者网络信息后,应当做到如下防范:
一、公、检、法机关作为执法部门是绝对不会使用电话方式对所谓的“涉嫌犯罪”、“电话欠费”等问题进行处理的。因此,绝对不要相信此类骗术,防止上当。
二、如果您接到陌生人电话,一定要先确认对方身份,不要主动猜测对方是谁,在没有确实弄清对方是谁的情况下,更不要盲目答应对方的要求。
三、有些犯罪嫌疑人能通过非法途径获取事主孩子或亲友的电话、姓名等信息,因此,在电话中有时能明确说出事主孩子电话或姓名,以强化事主对此事的相信程度,使事主在恐慌失措中上当受骗。当您接到此类电话时,不要慌张,要通过拔打孩子的电话或与其同学、朋友、学校联系等其它方式,证实情况。
四、凡以入会、提成为名义让股民交钱后为股民提供优质股票信息的、公司和网站均属非法。请不要相信虚假公司或机构及网站上标榜的优厚回报的虚假宣传,防上犯罪分子用“钓鱼”的方式行骗。
五、请您坚信无端的中奖信都是诈骗分子设置的骗局。
六、任何陌生人通过电话、短信要求您对自己的存款进行银行转账、汇款的,或者声称为您提供安全账户为您的存款进行保护的,请一概不要相信,防止受骗。
七、近来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利用特殊计算机软件能模拟各类电话号码,在事主电话上能显示事主家人手机以及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电话号码,使接电话事主误以真。对此,请您遇到陌生人打来电话时,一定要冷静、沉稳、思考,特别是涉及钱款转账时,要立即停止,把好最后一道防范关口。
八、对老年人的银行卡进行转账限制,比如每天只能转账10000元、20000元或50000元等等。
如果群众不幸被电信诈骗后,自己如何及时避免经济损失?
1、在诈骗案件发生后,到公安机关报案时,应提供详细准确的嫌疑人银行卡号,手机号,QQ号,微信名称,诈骗的短信等相关涉案信息,在警方陪同下快速至银行办理冻结被害人自己银行卡的手续,阻止犯罪嫌疑人转账、提款。
2、如果能准确提供涉嫌诈骗的银行卡号,可以拨打涉嫌诈骗的银行卡号所属的银行客服电话查询该卡的开户地点并迅速到营业网点查清资金流向;如果不能准确提供银行卡号,可以到银行柜台凭本人身份证和银行卡查询骗子的账号。
3、通过冻结涉嫌诈骗的银行卡号为公安机关破案争取时间。通过电话拨打该诈骗账号所属银行的客服电话,根据语音提示,输入该诈骗账号,然后重复输错5次密码就能使该诈骗账号被冻结24小时,这项操作时为了防止嫌疑人手机银行转账。如果被骗的钱较多,一定要在次日的凌晨重复上述操作,则可以继续冻结24小时。进入网上银行页面,输入该诈骗账号,重复输错5次密码,同样可以使该账号冻结24小时,这项操作是为了防止嫌疑人网上银行转账。
电信诈骗犯罪的手段层出不穷,以上例举出的19种诈骗手段是我市比较常见、普遍的。总而言之,防范电信诈骗犯罪的最根本措施就是提高自身的财产安全意识,不要轻信他人,不要贪图便宜,对不清楚的信息及时到公安机关咨询。